艺术系举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 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07-06-08浏览次数:2316

61下午,在艺术系七楼会议室召开了艺术设计、艺术教育两个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,会议有系副主任陈民新主持。他首先向到会的专家委员颁发了聘书,简短地就07年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情况作了介绍,接着分专业小组对三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讨论。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各教研室主任就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情况。一致认为,学院所修订的计划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动态,着力特色的培育。分小组讨论中各位专家都纷纷发言,建议献策,艺术设计组的专家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模块式的课程特点,强调针对性,注意到了行业适应面,有一定的宏观意识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肯定。

衢州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刘锡松委员指出,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计划必须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,坚持以特色求生存的理念,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培育学生一两门最拿得起的课程。中国美院艺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王其全教授则指出,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计划从宏观课程入手,强调专业面的掌握与学习这本身也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特色所在,这样的培养模式最大优点是适应性强,但是必须处理好由于课程多,课时量相对有限,学生对技能、知识点的掌握度的矛盾,因此,对教师授课过程中,能否根据学生特点提炼出适度、够用的知识要求是重要的环节。衢州市群艺馆馆长王克委员指出,本教学计划的修订能够以实用为出发点,突出了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功能,体现了当代学生的职业需求,但必须要在具体教学中处理好创意激发和技能操作的关系,真正能够为创意产业培养出合格的创意人才。衢州市灵动广告公司总经理孙操委员指出,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总体上看与市场接轨密切,需要强调的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进一步强化项目的意识,“以项目”带课程建设,增强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的实际经验,以缩小与职业岗位之间的差距,使培养的学生能够上岗、顶岗!

艺术教育专业组的衢州市音乐家协会主席李华明委员指出,音乐工作集体性较大,毕业生需“全面”、“好用”,在音乐教育专业中应加强中国民族音乐艺术的比重,学科分类避免太细,影响艺术发展。课程设置中《大学语文》的设置非常好,关键在于在教学方式上创新,以更好地为艺术教育服务。柯城实验小学校长吕新红委员谈到,作为校长在选用新教师中,注重以下几个方面,一是通过课堂教学了解学生素质、底蕴,是否具有很强的教学可塑性;二是通过面试观测学生专业特长是否突出、有个性;三是了解其做人、做事的一种态度,对于孩子是否有表率性,学生知识水平除常规以外,至少有一项较突出(亮点)。建议教学部分在教学方法上可以改革,如《班主任工作技能》等可以从基层一线抽调有经验的教师任教等。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员祝昌中委员认为,教师培养中应加强实用性内容教学,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,美术中的环境布置,音乐中以弹唱跳为核心,弹应放在第一位。教师培养应以整体素质为主,一专多能为主导,注意引导学生领悟“教师”与“师父”的区别等。(艺术系 朱可成)

 

XML 地图 | Sitemap 地图